有一種心酸,叫假裝快樂發(fā)表時間:2020-08-03 16:19作者:楊君 那天,刷抖音,刷到了很久以前的一期天天向上,其中有一期焦慮癥測試,大張偉在測試中顯示已經(jīng)有十年的焦慮史了。而出現(xiàn)在大眾面前的大張偉,總是一副開心快樂嘻嘻哈哈的模樣,這樣的反差讓大家都感到吃驚。 后來大張偉解釋說,因為別人沒有理由去看到你的難過不開心,所以負面的情緒只能自己消化,即使消化不了,也只能挺著。他說,自己看了一本書,書上告訴他即使不開心,也要讓自己“假裝開心”,這樣時間久了,就可以真的開心了。我不知道這樣的方法是不是真的有用,只是聽到之后會覺得莫名的心酸。 所謂長大,也許就是把悲傷調(diào)制成靜音的過程。不再把撕心裂肺展示給任何人,獨自靜靜地舔舐傷口。不久前和幾個朋友相聚,沒有吃掉多少菜,只記得桌上地上橫七豎八的睡著好多啤酒瓶。結賬之后,走在有些涼的夜風里,不知道誰問了一句:你們快樂嗎?得到的是各種對生活的吐槽,記不清具體的情節(jié),只是知道每個人的心里都有很多的郁悶與不快。清醒的時候,每個人臉上都帶著笑容,可喝醉的時候,好像都變得慘兮兮的。其實,都在假裝快樂。 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壓力,各種貸款,父母的催婚,朋友的比較,經(jīng)濟的困窘,以及情感的傷口。很多人想要得到的是一個自由的空間,一個只屬于自己的環(huán)境。 但是你要明白,偽裝也需要有褪下的時間,面具也要有重描的修補。很多人說,因為不想被低估,不想被同情,更不想讓別人說在賣慘,所以必須假裝快樂,獨自扛起這些難過。責任感重的人,很累。但更多的,是無奈。對于成年人來說,假裝快樂,似乎變成了一種習慣,無論男女。不愿說出自己的苦惱,因為不想把一份不快樂變成更多份。不能說出自己的悲傷,因為有義務傳遞給人快樂和希望。 朋友圈里的粉飾,從來都不是生活的全部,那些你沒有說出口的痛與辛酸,才是真真切切的生活。 |